三色报道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13:32:37
三色报道读后感

三色报道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色报道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色报道读后感1

读完《三色报道》后,首先不得不敬佩写这篇报道的作者们,他们亲赴实地,不顾安危,尊重新闻的本身, 直接从正面报道灾难事实。他们实事求是,认真考察的敬业精神让新闻真正的体现出其价值性,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灾难报道的里程碑。其次,让人立马联想到的是森林防火和体制弊端这两个现实的问题。

时隔20多年,昔日的焦土已长出新的林木,被毁的城镇也恢复了往日的兴盛。也许在外人看来,那场火已过去,燃烧的痕迹也已淡漠。但那场灾难带来的伤痛依旧刻在人们的心上。20多年后重看大兴安岭火灾,不单单是为了那场火,更多的是为了提高森林防火的重视性。

森林防火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峻课题。森林火灾不仅影响了国家发展,经济稳定,更挑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从这场火灾的思考中看到一些火灾背后深层次的社会现象。灾难,敲响了中国森林防火的警钟。有专家说,中国森防工作能有今天的发展,大兴安岭火灾是重要的契机。漠河城浴火重生了,大兴安岭浴火重生了,那一场大火,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思考。火灾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天火”。有自然方面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人为的因素照成的。森林防火经费的欠缺、 森林道路的稀少、瞭望塔的缺少都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道路是林区的神经和血脉,既能作为防火隔离带,又能为快速扑灭山火提供交通条件。修路是解决防火隐患的重要措施。同样,森林瞭望塔是林区的眼睛。缺少瞭望塔,无法判断火灾的方位。大火中,由于方位判断的失误而影响了正确的指挥。400名摩拳擦掌的森警指战员受命驰援,辗转奔波了4天竟然没有找到可扑的火头,这是多么可悲可笑的事情呀!而作为西林吉林业局所在地的漠河县甚至连一座气象站没有,因为舍不得花这个钱,所以也没人操这份心。

再来说说我们僵化的体制。 《三色报道》披露了官僚主义,触及体制弊端。虽然是批评报道,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在全国人民心中激起的震撼和思考,已远远超过了森林大火本身。大兴安岭“一仆侍三主”;地方政府防火指挥部、武装森林警察部队、东北航空护林局的三足鼎立;通知没有及时下达,却在熊熊大火中仍然热衷于开会、讨论、扯皮的官僚主义者们;“大火不报、支持不要”的泼辣果敢却又缺乏科学知识的女县长;废墟中如耻辱柱一般矗立的县长家的红瓦房;玩忽职守,麻木不仁的政府官员等现象让人痛心的同时也不得不深思我们体制的弊端。由于利益关系,森警队被迫撤离了漠河,而县消防所水枪手端起水枪摆出架式准备灭火时,消防车的水箱里竟然却没有一滴(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水??这种种事迹真是可笑至极!那些腐败的不称职的官员们,在灾难面前不顾群众的死活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却时刻想着自己的权益,甚至还大吃大喝、游手好闲,真是可恨。所以,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20多年前的新闻,《三色报道》获得了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高度肯定,标志着中国新闻人开始回归新闻本身,对社会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三色报道》体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成职业精神和职业水准,是一代又一代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三色报道》也是我们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篇目,其内容和形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大兴安岭火灾虽然成为了历史,但火灾背后所揭示的各种弊端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却一直值得我们思考。《三色报道》也成为了历史中的经典之作。

三色报道读后感2

1987年5月初,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级火灾,大火令193人葬身火海,5万人流离失所,烧过100万公顷土地,熊熊燃烧了25个昼夜。《中国青年报》对此次火灾也进行了报道,历时30多天地艰苦采访后,写出了三篇调查性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和《绿色的悲哀》,并且刊登在《中国青年报》醒目的位置。

这三篇报道被称为“三色报道”,它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为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救灾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度调查,揭示了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以及对几种人在火灾前后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对比,发出质问和警示,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思。

“三色报道”中,《红色的警告》讲述了在利益的面前,大兴安岭令人纠结的身份从属和杂乱无章的管理问题,记录了救灾过程中一个个官僚荒唐、可笑的的行为,直斥这场灾难的发生主要是人祸;《黑色的咏叹》叙述了火灾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和人在极端场合下的表现,既有温情又有丑恶;《绿色的悲哀》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这场灾难的生态原因,告诫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牢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篇精彩绝伦、发自肺腑的报道,打动了读者,更是给人深刻的启示。直到今天,仍然在告诫我们不能忘记那场大火,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时刻引以为戒。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发生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能从早期的预防和火灾初期发生的时候加以有效的扑灭,那么就不会有这么一场沉痛的悲剧的发生。然而在利益的面前,各个部门争相夺利,遇事则互相推诿、扯皮,对森林的防护问题丝毫不加以关心,以至于大兴安岭林业的防护只剩那么可怜的一点资金。更为可笑的是,在大火发生后,某些官员仍然“胡吃海喝”、有开不完的会议,还玩那么一出“调虎离山”、“烽火戏诸侯”,要不就是对救灾的漠视和瞎指挥,简直就是上演一出荒唐的闹剧。

利益正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那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政府各个部门漠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等责任问题时,灾难不久就会到来了。想补救?可以。不过你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也是在付出这样沉痛的代价后,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无知和漠视,终会变成血、泪。

一把大火,烧出来这么个警示。值得吗?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又是怎样呢?

我们在“三鹿毒奶粉”残害了多少幼小的婴儿后才开始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是给那么多家庭带来的伤害,又岂是简简单单能够解决的。上海静安大火死伤百余人,才发现管理混乱、监管不力,但逝去的生命能挽回吗?动车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高、世界新高,过分追求发展却无视、罔闻一些专家的警示和该注意的事项,才会酿成“甬温动车事故”那样的惨剧。校车事故频发,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后,我们惊呼,原来校车成了扼杀祖国花朵的凶器。还有那塌了一架又一架的桥,难道全是因为超载造成的吗?

何时,我们需要烧了一把又一把这样的“大火”,上演着一出又一出这样荒唐的、带血的闹剧,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呢?

我们并不是反对对经济发展和利益的追求,只是希望在追求它的同时,希望可以稍慢下来去思考、解决和完善遇到的问题。

如果等到它出现问题后再找办法解决,岂不又是闹剧?

《三色报道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