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说课稿

时间:2024-07-07 13:27:42
《我的母亲》说课稿

《我的母亲》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母亲》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亲》说课稿1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的母亲》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篇目。《我的母亲》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亲:她勤俭诚实,做事认真;她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充满深厚的感情。在平实的语言中,让人感受到老舍那份爱母之情,敬母之意。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教学本文为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提供一个范例。

2、教学目标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可见,培养自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是大纲的两项基本要求。根据大纲要求,依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重点、难点

目标一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要仔细地揣摩才能读出它的好处,才能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而揣摩和品味要以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为基础,中职 学生平时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恰恰缺少这样的人文素养,因此,揣摩和品味本课语言从而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完成教学目标一),初步学习课文的语言(目标二)。

第二课时:

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语言(完成目标二),在这两课时中渗透教学目标三,下面对第一课时的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具体说明。

一、 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程。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颂、怀念之情,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故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

二、 学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设计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发现阅读法。自学讨论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发现并讨论阅读中的疑点、难点、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产生自觉的深究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了解老舍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1、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在你的生活中,在与母亲的相处或交谈中,是否有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请谈谈你的感受(请一位学生讲述)。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希望给新知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以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要求:轻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后续环节都是在落实好这个前提性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检查阅读效果:

A.本文记叙了母亲一生的哪几件主要的事情? B.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C.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

这些问题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就可找到答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达成了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3、交流感受,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两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总结:亲子之爱,爱母之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优秀的一种传统文化。要表现这样一种流动在母子间的融融亲情,可写的事情很多,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精心组织材料,从多角度描写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字字都是从心底流淌出来,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二)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构筑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通过合作和讨论,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更加丰富、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1、朗读第八段,师生共同探讨。 朗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找出你认为语言运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句子。

比如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点拨:此处运用白描手法从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再次点拨: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它不求华丽,务求朴实。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俭省又传神。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的学习目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 学生朗读,自主发现运用白描的句子。推选用得好的词语。

句子: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词语:鲜红微肿(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现出来) 终年(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归纳作者用语的特点,作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形象,初步把握作者的语言风特点。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它把对具体内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上。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段文字中比较精彩的句子或词语,然后按照我发现_____句子写 ……此处隐藏29797个字……

1、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者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2、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俩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这个细节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表现对孩子的教育注重“以情感人”,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3、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的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4、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很感人,作者油然而生“歉疚”和“不安”之情

(三)拓展延伸:诉说母亲

1、请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感受到母爱的典型事例。

2、在父母心中,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在我们的心中父母是我们的什么?请你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虽然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伟大的母爱,但是有些学生却未必懂得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与疼爱,未必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因此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所享受到的至爱亲情,懂得去珍惜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设置了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验亲情,理解亲情。

(四)归纳梳理:描绘母亲

文章通过四个片段,充分表现了母爱的光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表达这些情感?谈谈你的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一环节是对本文写作特点进行探究,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对写作特点的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的技巧。

(五)亲情作业:善待母亲

是啊,母爱尤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尤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平时,我们都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无怨无悔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现在该轮到我们为父母做点事了

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替他们做饭,帮他们收庄稼,为他们洗洗衣服洗洗头……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这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至爱亲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但能让学生深切的感悟到母爱的伟大,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去抒写,去讴歌那无私的、伟大的母爱!只有将学生的意识化为行动时,我们的教育才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六、教学板书的说明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性格特点:慈爱、善良、勤劳能干 任劳任怨

刻画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板书的设计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束语: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朋友,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 亲!

最后让学生欣赏 歌曲《最美的女人是妈妈》,使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再次体会无私而伟大的母爱,结束全文的教学。

《我的母亲》说课稿15

一、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

本文节选自《胡适自传》,自传式的语体特点和极有分寸的语言,让读者觉得仿佛在和一位谦谦君子拉家常。从他朴实而又饱含真情的语言中,了解到一位具有优秀品德的母亲,了解到母亲以迷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了解到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嘱咐当成唠叨。借助这篇美文,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母亲。鉴于以上两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 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计划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这一教学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自学与辅导的密切结合。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方法是朗读、讨论。

三、说教学过程

(一)亲炙文本,走近母亲

从谈胡适的不凡成就来自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导入,让学生把目光锁定在核心人物身上,激发学生解读母亲的兴趣,拉近和文本的距离。

(二)提纲挈领,认识母亲

让学生学会充分认识母亲以不同身份处理不同事务表现出的人格魅力,从而被母亲的优秀品格所征服,而我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三)你说我说,热爱母亲

1.学生说说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这一环节是学生和自己心灵的对话,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情感的着力点和生长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我朗读自己写的《我的母亲》一文,和学生说说我的母亲。

师生共说一话题,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拿做来教,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老师的说,一定要带有情感,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3.学生再说

学生接着说,期望把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挖掘出来,真正的实现课本与生活的联系。

(四)阅读母亲,感受母亲。

为了激发学生自觉地阅读文章的兴趣,教师激情地说:大家公认成为伟人不易,而我觉得平凡更难。母亲就是平凡与伟大的结合体。母亲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

四、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整体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我的母亲 胡适

严 爱——言传

〉感激

宽 韧 忍 刚——身教

《《我的母亲》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